最近這個月,你是不是也正在為孩子的飲食安全而傷透腦筋?你知道該如何保護孩子和自己嗎?選擇來源可靠的天然食物、多喝水、少吃加工食品是最基本的防護網喔!
Q.不小心吃進三聚氰胺,怎麼辦?
衛生署指出,排毒最好的方法是多喝水,正常人只要多喝水都可以排出。但要注意的是,1歲以下的小嬰兒或腎功能不好的人,飲水量仍需要控制,以免飲水過量而造成腎臟的負擔。
通常喝水後2.7~4小時,毒素就會經腎臟排出一半,有9成會在一天內排出體外,兩天內全數排出。當一天排尿量達2,000cc(約上廁所7次,每次排尿300cc),就能將累積在體內的毒素排掉,避免結石。腎臟功能正常的人,多喝水不但可排毒,還能讓已經存在的小結石(直徑小於0.5公分)排出。
Q.萬一誤食,從哪些症狀可以警覺?該看哪一科?
爸爸媽媽都很關心孩子如果吃到含有三聚氰胺的食物,要經過多久才會發現症狀?這其實無法有定論,如果是相當少的量,很可能已經排泄掉;如果是長期吃、吃的量累積起來,可能是從孩子小便裡有血,而警覺異常。
由於嬰幼兒是主要的危險族群,家中的寶寶如果疑似餵食到混入三聚氰胺的奶粉或食物,並出現排尿哭鬧或不順暢、無尿、或尿液顏色異常、血尿等,爸媽應立刻帶寶寶做進一步檢查;萬一有不明原因哭鬧、發燒、倦怠或嘔吐,也需要留意。
帶寶寶看診時,應找兒童內科專科醫師進行診療及篩檢,若有進一步需要,則轉介兒童腎臟科或兒童泌尿科專科醫師進一步評估及診療。
一般成人擔心可能吃出問題,想做一下檢查,則可至家庭醫學科、一般內科、腎臟科或泌尿科等,確認腎臟有沒有受到三聚氰胺的破壞;或透過腎臟超音波及X光檢查,看看腎小管及腎絲球有沒有受到破壞。
Q.從哪裡可以獲知食品檢驗結果及新資訊呢?
由於有關三聚氰胺的檢測訊息,隨時更新,請爸爸媽媽參考網站新資訊。大家最關心的食品合格名單,可由「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衛生處食品資訊網」的「毒奶粉處理專區」查詢,其中包含了相關新聞、原料抽驗情形(如:奶精)、市售產品檢驗及核發證明(如:公布通過的賣場)、嬰兒奶粉檢驗證明。
營養師也再次提醒爸媽,如需使用「嬰兒配方食品或較大嬰兒配方輔助食品」,應選擇已經檢驗不含三聚氰胺或衛生署審核通過之合格產品。購買市售商品時,則選不含奶粉、奶精、植物性蛋白等可能添加三聚氰胺之原料成份的產品,搭配鮮乳、蛋、肉、魚等食物來補充蛋白質,就可以吃得很均衡了。
行政院衛生署所屬醫院腎結石特別門診,提供免費篩檢!
各署立醫院將於網站首頁及跑馬燈上特別標示「本院針對毒奶粉事件開設腎結石特別門診」。
就醫條件:如近日有食用疑似中國進口污染乳製品,且有身體不適症狀者,即日起6個月內,可至衛生署所屬醫院免費腎結石檢查。
費用:免掛號費、免部分負擔。
醫師診察後,依醫囑所執行之檢驗項目:
小兒:尿液分析、肌酸酐及鈣含量
大人:尿液分析、血尿